随着社会的进步,健康养生的普及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医养生,其中有些人对“艾灸”情有独钟,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艾灸,用对了事半功倍,用不对就有可能“引火烧身”。今天我们为大家科普关于艾灸的那些事儿!如果你对艾灸感兴趣,欢迎加V:yimuai 交流艾灸。
艾灸的顺序
“药王”孙思邈在其著作《千金要方》中记载:“凡灸当先阳后阴,从头向左而渐下,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”。《明堂灸经》也指出:“先灸上,后灸下;先灸少,后灸多。”就是说应先灸阳经,后灸阴经;先灸上部,再灸下部;就壮数而言,先灸少而后灸多;就大小而言,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。
作为农耕大国,古代先民一般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。因此,中医将背部、上身归之于阳,腹部、下身归之于阴。在阴阳学说中,头为阳、足为阴;左为阳、右为阴。
所以施行灸疗的顺序一般都是:先灸上部,后灸下部;先灸背部,后灸腹部;先灸头身,后灸四肢;先灸左侧,后灸右侧。上述施灸的顺序是指一般的规律,不能拘泥不变。特殊情况下,要辨证分析。
展开剩余64%什么时间艾灸最合适?
一天之中,最好的艾灸时间是早上9点—11点,其次下午2点-4点也是合适的艾灸时间。有人会说晚上阴气重,不适合做艾灸,但是白天又没时间做,晚上又不能做,那岂不是没机会艾灸了呀?
在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里有记载:“故阳气者,一日而主外,平旦人气生,日中而阳气隆,日西而阳气已需,气门乃闭。”意思是: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,早上阳气生发;中午阳气最盛;晚上阳气潜藏,毛孔闭合。人体要根据自然界的这个变化来安排饮食起居。
在晚上的9点-11点:属于亥时,也就是“人定”。也就是说,这个时候“人应该安静下来了”。亥时,又是三焦经当令,三焦经主管百脉通五脏,如果这时睡觉:百脉受益,一生无大碍。假如这时不睡觉,也应该安静下来,安五脏以利睡眠。
晚上11点-凌晨1点:这时是子时,人们经常说的大睡子时觉,就是这个时候。子时是自然界和人体阴气最盛,也是人体经气“合阴”的时候,这时睡觉最利于”养阴“。
而艾灸主生发,是生发阳气的,部分人在晚上艾灸会影响睡眠。所以,对于白天没有时间艾灸的人,晚上艾灸时,建议是在晚上9点前做艾灸,超过9点以后就不要再艾灸了。
艾灸的禁忌
1、持续发烧之病人禁灸;
2、孕妇禁灸;
3、皮肤发炎红肿溃疡部位禁灸;
4、皮肤过敏者、皮肤超敏感者禁灸;
5、激烈运动会禁灸;
6、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;
7、饭后1小时内禁灸,禁止边吃饭边艾灸;
8、过饥、过饱、酒醉禁灸。
艾灸后注意事项
1、艾灸结束后要避开一切寒凉,不能马上吹风扇和冷空调,不能洗手,洗脸,不能喝凉水,冷水,要等2个小时以后才可以。
2、艾灸后不能马上洗澡,要等4个小时以后才可以(洗澡时要用温度高的水,不能用冷水洗澡)。
3、容易上火的体质,每次在原有的穴位艾灸完以后,再加灸足三里,涌泉穴,太冲穴,太溪穴,引火下行。艾灸后注意多喝温开水,必要时可以隔天艾灸。
4、艾灸调理期间饮食清淡为主,不吃冰冷,寒凉,辛辣,油腻的食物,不喝酒。
发布于:河北省